勤勞工作

東與西 1
20 4 月, 2015
Crying Mother
20 4 月, 2015

勤勞工作

勤勞工作

48″ X 66″     畫布丙烯     1990

臨摹大師作品被認為是藝術入門者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有益的訓練。

1881年春天,梵谷立下決心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藝術。一向是米勒銅版畫的讚美者,梵谷最早的兩張作品是鋼筆和鉛筆,刷上淡淡的水彩所完成的的米勒 之「播種者」(1850)和「收割者」(1862)的臨摹。當梵谷在巴黎的時候,他研究日本畫家廣重及英泉的浮世繪,並用油彩加以臨摹。1890年,當梵 谷在聖‧赫美養病期間,他也臨摹了一些他所喜好之藝術家的作品,那是大部分根據黑白的複製圖片,以油彩加以?製,有林布蘭的「拉扎洛之復活」,杜米埃的 「飲者」,德拉克魯瓦的「聖殤圖」和「好沙馬里旦人」,以及一些米勒的作品,包括「午睡」:「一天裡的四個時辰」之一。

梵谷認為這種對所心儀的大師作品的臨摹不僅是一種學習,而寧可說是一種「翻譯」或「’創造」。在他寫給他弟弟戴奧的信上,梵谷寫到他臨摹米勒的「午 睡」時說,它好像「翻譯成另一種語文,一種色彩的語文」,就像他想用「溫柔的藍色和淡紫色來與黃色配成互補的顏色而成為畫中重要的部份」來表現這個主題。

翻譯?抑或銓述?不管如何,一幅新作品因而產生了!

利用米勒的習作作為範本,梵谷用油彩畫下一對農夫農婦在收穫的忙碌季節裡於乾草堆的陰影下睡午覺的景象。在景色中陳錦芳加上了米勒那有名的「拾穗者」的身影於畫面的左邊,並在畫面的中央加上了梵谷的立架作畫,在澄澈的秋空下揮毫敷彩的情況。

米勒比梵谷早生半個世紀,而梵谷比陳博士早生半個世紀有餘。在陳錦芳的新作裡,這三位來自不同國家,生活於不同時代的勤勞藝術家,共同分享著一種神秘的聯繫,透過藝術,他們得以穿梭時空而重疊表現。

在陳博士的「新意象派」畫風裡,他從世界文化的廣闊領域,以及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和藝術史裡擷取家喻戶曉的意象,將之整合交織,加上「藝以載道」和「綜合美觀」的新因素,創造出了嶄新的藝術作品。這種透過「時空合一」的「境況假設」與「後現代」文化緊緊相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