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博士的「後梵谷系列」中畢卡索造訪了梵谷兩次。第一次在他畫業的早期階段,畢卡索帶來了他的立體派「亞維孃的姑娘們」侵佔了梵谷的畫室。第二次,在他比較老年的時候,畢卡索帶著他第二任夫人賈克琳的肖像出現,和一隻陶器藝術品,他將它們懸掛在牆上。
看起來畢卡索很樂於成為梵谷的座上賓並一下子感到賓至如歸。這一次,他帶來了「有猿猴的雜耍家庭」(1905),他早年的伴侶,和一位來自「夢」(1932)的少女,是以強烈平塗的顏色繪成的綜合立體派造型。畢卡索和梵谷兩位都是精力充沛的藝術家。透過窗口,我們可以看到梵谷從田園那邊回來,在夏日烈陽下工作了大半天之後。在他背後是「吉普塞人的蓬馬車,波希米亞人的紮營處」(1888)。還有一幅「有垂柳的公園」(1888)則掛在牆上。
在陳錦芳的作品裡,梵谷那光亮的戶外畫作與藍色調為主的室內氣氛形成了強烈對比。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陳利用「拜訪梵谷」的機會,而同樣地以梵谷臥室為背景,來彰顯諸多不同大師的不同藝術風格。陳錦芳的作品富創造性,和諧而附合美學的因素,且充滿了樂趣,乃使由此而產生的新作品越發可觀而深蘊意義。
舉例來說,在陳錦芳的「畢卡索再次造訪梵谷」一作裡, 畢卡索那顯而易見的五種不同畫風在這幅畫裡有機地共存著。曾經有位日本畫家川島理一郎,問馬諦斯對畢卡索的看法。馬諦斯回答說:「他反覆無常,善變而不可預測,但他瞭解事情」(註),也就是說畢卡索知道得很清楚要怎麼畫,而他也大膽地開發了他的才能拓展了他的風格。
在這幅作品裡,陳錦芳試圖將畢卡索的五種不同風格與梵谷的四張畫安排在一種善變而不可預料,卻合乎邏輯又互相協調的組構裡。不知道馬諦斯對陳氏的作為將說些什麼?
註:「回顧馬諦斯(Matisse , A Retoospective )」 Jack Flam 編, p. 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