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让城市及生活更美好

TopImage-ChenSelfportrait2-Web-LL

艺术让城市及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 , Better Life through Art)

点击进入世博专题画廊

 

(M)#30繁星下的阳光谷The Sunshine Valley under Stary Night97X130 cm(M)#39台湾馆Taiwan Pavilion147X122cm1欢迎参加2010上海世博Wellcome To Shanghai Expo 201080X100cm

           繁星下的阳光谷  97×120 cm               台湾馆  147×122 cm      欢迎参加2010上海世博  80×100 cm

21世纪的头10年,人类两大文明盛会聚焦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即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上 海世博会正掀起全国上下的积极准备和国际社会的热烈参与。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审视城市发展的现状及展望未来城市理想发展的主题如果 能加强艺术因素,加重艺术成份,相信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及市民生活的丰美有积极的增益,也就是艺术能够让城市及生活更美好。

在今日电脑普及的 全球化时代,有二个关键词为世人所习用,即硬体及软体,但尚有另一关键词日益普遍,即灵体,这是我在1980年世界科学及哲学会议,演讲我的文化哲学理 论:五次元世界文化观时所提出来的新词,也就是发明、创造硬体及软体的灵慧心智。科技发明改善生活,艺术创作丰富生活。150多年来的世界博览会就是在展 现灵体在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创新及时尚。城市要更美好,不能没有灵体光辉的照耀及其产品,城市生活要更美好,不能缺少心灵的重建,精神的提升,而艺术为其潜 移默化的载体,而后可达到“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理想境界。

(M)#50中国馆(清明上海游)China Pavilion(Qingming Festival in Shanghai)130X194cm
清明上海游(中国馆)  130×194 cm

广义的艺术包括美术、音乐、文学、舞蹈、建筑、电影等视听及综合艺术,而狭义的艺术一般指绘画、凋塑及工艺。总观150多年世博会的历史,1937 年以前重视静态的艺术展示,而后慢慢倾向于动态综合的演艺及公众可参与的庶民文化活动。艺术与世博会渊源深远而影响巨大。被视为世博会开端的国际活动是 1851年在英国举行的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它乃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为主体创办的,除了建造本身可称为一件艺术品的“水晶宫”展场外,还摆设不少凋塑 作品。急起直追的法国在1855-1900年间举办四次世界博览会,每次的展示可谓艺术宫与工业宫并立,时代艺术作品与工业创新产品争辉。如拿破仑三世主 持的1855年巴黎世博会,就展出来自29国5000件的艺术品,包括绘画、凋塑和建筑设计,而1867、1889及1900年的艺术展示无形中催生并促 成印象派的君临西方画坛,从安格尔到米勒作品的介绍,到莫奈、、塞尚、高更、梵谷等印象派,新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的登场(如1900年的世博会的“印象派 专室”)为20世纪现代艺术运动揭开了序幕。即使二战前夕,1937年的巴黎世博会,巴黎市政府还聘请超过2000名艺术家绘制700多幅壁画,以充实世 博会各展馆,并为之进行美工及装饰。该次世博杜飞10米高60米长的题名为“电之精灵”的大壁画及毕加索为西班牙馆所绘的“格尔尼卡”壁画最为有名。同样 在1900年的巴黎的世博会上也展示了当时法国凋塑大师罗丹168件作品,包括有名的“思想者”“吻”“卡莱的义民”等。而在这一系列的世界博览会中巴黎 埃菲尔铁塔以及大小皇宫展场的建造成了巴黎市不可缺少的标志及重要文化活动中心。

同时美国国力日渐强大,也办起世博会。1876年庆祝美国 独立100周年的费城博览会,有20国参加,并展出了3256幅绘画和627座凋塑,而从巴黎运来的“自由女神”手臂迎起火炬出现在会场,而费城美术馆就 是乘这次世博会的东风建起的。1915年在美国西部的旧金山世博会,也展出了11400件艺术品,是美国西海岸有史以来首次大型国际现代艺术展,2/3是 美国艺术家的作品,让大众认识美国名家如:沙任惠斯勒等的作品。可见早期以及后来的一些世博会都把艺术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每届世博会必有艺术馆。

 

(M)#2黄浦江世博梦Shanghai Expo Dream upon Huangpu River
黄浦江,世博梦  130×194 cm

在音乐方面,自从“蓝色多瑙河”在世博会激起狂潮后,世博会对歌剧、轻歌剧及新风格音乐创作也促进及推广作用。这股热潮到1967年在加拿大举行的 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上达到了高潮。在该届博览会的世界联欢节里推出了歌剧、芭蕾、戏剧、音乐剧等表演,在新建的世博会剧场上演出了2万场,接纳观众 1650万名。这种音乐盛会为以后的世博会所彷效。

自从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哥伦布世博会上推出了娱乐大众的“大道之乐”及摩天大转 轮,开启了世博会庶民娱乐文化,使世博会教育、交流功能添加了休闲娱乐因素,虽然如此,但科技创新与艺术新潮的展示依然是世博会的灵魂,只是焦点慢慢由产 品的展示、技术的交流到思维观念的沟通及人类共同问题的探索及解答,而主题涉及人与自然,科技与社会,环保,能源等。在今日全球走向城市化的大时 代,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以城市为主题,探讨如何使城市更美好,城市生活更丰美的国际文明盛会上,“艺术”绝对是21世纪文化非常重要的因素,如何演绎 相信主办方及参展单位都会推出有力而精彩的节目。笔者在此只想提出或许是创新的一个亮点,即“驻会艺术家”的现场创作。如能在长达184天的世博期间,有 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不同领域的“驻会艺术家”,在世博会的主题下即时、即地、即兴创作,不但可以增加世博会的人文艺术气息,且会为世博会留下一笔文化资 产,同时明显的向来自世界各地7000万观众揭示艺术是使城市及生活更美好不可或缺的积极要素(本文是陈锦芳在2009年向世博局的建议,但该局未回复, 也没采用,锦芳自己一切自费画上海世博百幅)!

陈锦芳的世博百幅挑战

a2
上海馆  194×130 cm

2010年,香港城邦集团(商周)出版陈锦芳传记,并为此安排一系列媒体报道,但陈博士心系世博,在今年四月毅然提前结束媒体采访,在世博会期间创 作“世博百幅系列”。他花万元人民币购进门票,住在昂贵的上南花城,每天中国馆旁的太阳谷灯光照射着他的画室,除了参观、研究外,他更以大师的技巧,夜以 继日的在画布上展现各馆的精髓。他必须跟时间赛跑,以数天创作一幅大画的速度,在世博会结束时,完成“世博百幅”。他以日记的形式将每幅作品的创作动机及 含义用中英文记录。一位75岁的老人,在世博期间7个月(从4月到10月31日)每日只睡几小时,全神贯注在世博,只为创作出世博史上的唯一“世博百 幅”,这是台湾对中国的贡献之一。

陈锦芳认为在烈日下排队进场不是难事,困难的是各展馆大部分是用3D、4D将科技、环保、城市的架构等影 像把该馆的理念及物件快速演过,而画家却要根据这些视频、影像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在画布上创造出艺术杰作是很难的,这也是世博百年史以来,连毕卡索等大 师都没将展览馆内容用油画在画布上百幅呈现,所以陈锦芳博士的世博百幅是世博史上的唯一。幸运的是陈锦芳自小至今超过60年对艺术绘画技巧的不断琢磨,艺 术追求的底蕴,对世界文化长期努力研究,及他坚韧的毅力才能够展开世博百幅,这是上海世博的亮点之一。

陈锦芳说:“依我1969年创立的五 次元世界文化观来看,世博是促进新文艺复兴最好的平台,也是各国文化交流的盛会,在世博我找到【新意象派】要表现的的主题和内容,我努力创作世博百幅来共 襄盛举,透过艺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我接受此挑战以『完成自我』心态来画世博百幅。”这些文明盛典的艺术礼赞作品,皆指向“人类和谐、天下一家、世界和 平”的时代艺术表现。

 

陈锦芳的庆典作品

a4 a3

           英国馆 130X194 cm                                             日本馆 130×194 cm
 

A.1986年美国“自由女神”百年纪念时,陈锦芳博士创作《自由女神百幅》作品,以向这尊举世闻名而象征自由及希望的意象致敬。庆典主席、世界名 制片家,大卫沃伯亲自参观陈锦芳画室并收藏数十万美金作品。自由女神百幅是陈氏在美国成名作,所有在美媒体都采访报导,包括CNN特别专访及纽约杂志将他 列为美国国宝画家。其《自由女神》一书成为美国学校教育用书,至今20多年,他的《自由女神》作品仍一直被世界各国倸用。

B.1990年梵 谷逝世百年庆典时,陈锦芳是全世界唯一被荷兰皇家邀请与梵谷同步展的画家,陈博士完成了100幅《后梵谷系列》。在欧、亚、美展出,受到广大好评,当时也 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展览,李登辉亲临参观,并被世界梵谷专家、荷兰文化部长誉为“梵谷的传人”,其作品被收入梵谷的专门研究画集。2010年梵谷逝世120 年庆,陈锦芳在台湾历史博物馆展梵谷作品的同时,在台湾展览后梵谷系列120幅,和商周出版陈锦芳传记《台湾少年世界梦》时出版其画册《陈锦芳博士的艺 术:新意象派,后梵谷系列》250页。

C.2008年北京奥运时陈锦芳创作了《奥运与艺术》系列66幅。其“为人类而艺术世界巡回展”在北 京举行了五次大展。其“新意象派”风格是奥运有史以来最多彩的艺术与奥运结合,增添中国奥运的人文内容及弘扬百年奥运精神,得到了热烈回响。出版《陈锦芳 的艺术与奥运:为人类而艺术》300页。

D.另还有《巴黎铁塔系列》(50幅),《戴妃系列》37幅《拉斯韦加系列》20幅、《环保系列》和《禁止吸烟系列》等。

 

为人类而艺术世界巡回展

2001年为联合国宣佈21世纪头十年为『和平与非暴力』之国际文化年,委托『联合国之友』将「全球宽容奖」荣誉颁给陈锦芳以表扬其对缔造和平之文化的贡 献。信上“在抉定颁奖给您时,本董事会深深感铭于您多元文化的艺术创作,以及一生奉献于和平、宽容及爱的工作,创造了一大批表现人类共同愿望的作品。我们 在此任命荣获2001年大奖的您为『宽容及和平文化大使…希望您继续支持联合国在这方面之工作的提昇” 因此至2002年—2010年为筹划及实行“为人类而艺术世界巡回展”推动全球和平的文化。 2008年展至北京参与奥运,2010至上海参与世博。为什么在全世界数百万的艺术家中联合国会认为陈锦芳是不二人选呢?原因如下:

(M)#31法国馆(A)劳动、祈祷、大发展• France Pavilion(A)Work, Pray, Great Development 97X130cm
法国馆 97×120 cm
 

1. 「新意象派」的艺术

陈锦芳自14岁在台南一中读书时,看到梵谷的作品后就立志当画家开始在画室研习。台大毕业后1963年到巴黎 留学,获巴黎大学法国当代文学硕士,及现代美术史博士,并在巴黎艺术学院七年,文、艺两栖,并力求建立自己的画风。1969年完成「五次元世界文化观」并 衍生在绘画表现的「新意象派」,乃整合古今中外的文化形象而艺以载道并且「为人类而艺术」,表现了全球多元文化整合创新关怀世界及人道主题,如「东与 西」、「战争与和平」、「贫与富」、「人文」、「自由女神」、「后梵谷」等系列作品产生。这种引经据典、集百家之大成的作品质量并重,独特而完整,适合作 为国际巡展主轴。

2. 「爱之文化观」

1969年人类登陆太空,陈锦芳意识到人类的文化生态开始由「分」入「合」,乃建立了以 「爱」为宗、「和」为贵、「分合」为功的「五次元世界文化观」并预见到全球新文艺复兴的来临,而求证于理论,发表论文,着书立说。其所衍生之「新意象派」 作品成了「后现代」文化代表样相之一,至今有上千件作品外并出版24本画册及论述。这种具文化理论的绘画,有作品诠释的艺术思想,除了被收入美国大专用书 之世界美术史“Arts and Ideas”外出现于全世界33国,300多本教科书及有关书籍中,而使陈博士被艺评家称为「当今世界上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这种「爱之文化 观」产生的作品以及指向「天下一家,世界和平」的论述在人类进入21世纪,企图缔创新文化之际被联合国注意到并加以重视该是自然的事。

3. 语文能力

具 有亚、欧、美三洲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经验,并自1980年代起活跃穿梭于三大洲创作、展览、演讲、参加国际会议等,而常台、中、日、英、法语同时使用。推动 世界艺术活动除了共同发表作品外,文化的探讨必不可缺,而座谈、对话、演讲、学术研讨会都会因时因地因人而举办,而语言能力成了必要的条件。

(M)#46可口可乐馆CocaCola Pavilion122.4X145.5cm
可口可乐馆 122.4 x 145.5 cm

4. 国际展团队:

艺术家最需要的是发表的舞台。我从巴黎搬到纽约后作品累积渐多,乃于1980年由内人侯幸君正式开画廊展出并频频参 加国际展而30年来在欧、亚、美有上200次的个展,联展无数。1996年我夫妇两在纽约苏荷区盖建美术馆大楼,并成立「陈锦芳文化馆」的非营利组织继续 倡导「全球新文艺复兴」及推动东西文化交流。30年来内人主导了不少艺术活动并培养了具经验的国际展团队,可配合联合国运营而为世界巡迴展带动国际艺术活 动,配合各方资源,相信能胜任。

5. 奉献的精神:

不少艺评家说我不但是艺术家,也是思想家及社会改造者。我感性与理智兼备、 学术与创作并行、理论与实践并重,而且一向秉持「有理想从自我开始」的原则,乃将「五次元世界文化观」应用于绘画创作上,并想从生活实践中活出「新文艺复 兴」,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乃在着述、创作外到处演讲,并参与公益活动。我一向与世无争,只问耕耘不问收穫。但「艺术即人」,透过绘画及着作而为人所认识 并应邀到一些国际重要场合展出,发表理论 如1998年的「世界国是论坛」等,得到不少世界领袖的瞩目,包括联合国的重要人士,而 获得「全球宽容奖的受奖」及实行“为人类而艺术世界巡回展”。我一向相信自己以「爱」为宗的「五次元世界文化观」是值得抛砖引玉的文化理论,有助于推动全 人类的新文艺复兴,以缔造21世纪「爱与和平」的新文化:「王道」代替「霸道」的「灵体」建设以造福人类。如今在这一般人含饴弄孙的退休之年,有幸能代表 联合国从事全球文化建设活动,当以「世界公民」的胸襟,竭尽棉力,鞠躬尽瘁,努力以赴,除祈求上天赐我智慧与力量外,并乞各方先进不吝指教。

 

陈锦芳 2009年5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