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幸君新書「牽手藝情擁抱世界」發表會

侯幸君「牵手艺情拥抱世界」新书抽奖活动
2015 年 7 月 14 日
市场评鉴
2015 年 7 月 15 日

侯幸君新書「牽手藝情擁抱世界」發表會

新书「牵手艺情拥抱世界」(约344页,图文并茂)以侯幸君认为二十世纪是女权的提升,乃响应「女人撑起半边天」的潮流,维护「家庭价值」,鼓励「夫妻档」的分工合作共同建立事业王国,故将她与陈锦芳博士.....

侯幸君新书「牵手艺情拥抱世界」发表会

 

•世界首本记录一对夫妻半世纪在欧、亚、美三大洲共同为艺术而奋斗的感人故事。

•一位台湾画家,创立「新意象派」,走出「后现代」,被编入世界艺术史教科书,以艺术与国际社会接轨,人类庆典互动的真实故事。

•一位60年代借100美金赴法留学的「小王子」中文首译者,被称为「梵谷的传人」,获颁联合国「全球宽容奖」,荣任其「宽容及和平文化大使」以推动「为人类而艺术」世界巡回展的现在进行式。

•此书涵盖知识、艺术、学术外,并有社会、妇女、理财等宝贵经验的分享。
签书活动

签书会:2015年6月6日(周六) 早上11 时、2015年6月13日到7月19日2:00~4:00 PM(周一休馆)

抽奖时间:9月27日 (周日)

活动地点:陈锦芳美术馆台北市敦化北路222巷1号

 

简介

作者侯幸君认为「二十世纪人类最大的成就除了科技的大跃进,是女权的提升,男女平等,女人撑起半边天」,维护「家庭价值」,鼓励「夫妻档」的分工合作共同建立事业,乃将她与画家陈锦芳博士在巴黎相遇、结婚、共同在欧、亚、美三洲, 国际艺坛上活跃追梦的心路历程借此书娓娓道来,不但是海外留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之一,也是我国「立足本土,进军世界,胸怀人类」的一部海外华人的艺术发展史。十四岁时被梵谷感动而立志「到巴黎当画家」的陈锦芳种种过程后面都有「撑起半边天」的「牵手」,那只贤能而坚忍的「手」,那只一向不被外露,不外露而应该外露并被赞赏的「手」,那台湾传统女性的优秀及伟大,那应该大大发扬光大的台湾民间力量的大本源。在本书里笔者这对在海内外奋斗大半生的「夫妻档」的真实故事,充满血泪与欢笑,不仅是他们生活过来的宝贵经验,更是台湾走向世界,追求更美好将来的范例。作者认为东方女性实在伟大,在各个区域都有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希望由此书让更多姊妹们来写她们的故事。

THChenMuseum_ 華宇月刊

推荐序黄文睿教授

我再三读此书的手稿后,深深震慑于女人的伟大。一个年近八十的艺术家,一辈子支持守候在旁的就这么一个Lucia,身兼慈母、太太、艺术经纪人、艺术中心馆长和基金会的执行长,这个女人一生只为一个人活,只做一种行业,仍然成就了她毕生最伟大的事业,就是以陈博士为中心,为陈博士的创作和理念四处奔走。我相信,在70年代,敢嫁给一个艺术家绝对是一种勇气,但Lucia的这股勇气是架在理性和执着上,绝非一时昏了头的爱情冲动。两人恋爱时,陈博士正为国是在世界各地奔走,独守巴黎空闺的Lucia就因心中对陈博士的这股信念,才让这段感情几十年来相爱相随。而作为一个艺术经纪人,可说是世上最具挑战的职业之一,要有深厚的美学基础、要能与艺术家周旋、要有挖掘具潜力艺术家的眼光、要能具备市场的洞察力与操盘能力、要具备经营和管理的才能、要有与人交际的语言能力和手腕,还需要有一人身兼数职的能耐,这些都难不倒Lucia,但最具挑战的不外是她这一辈子就只经营和独家代里一个艺术家,那就是自己的老公!虽说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嫌,但世上唯有自己的人最难搞,太过流于自吹自擂,太少又委屈自己人,这其中的拿捏自是一门学问,是老婆与经纪人、专业与亲情的拉锯,但Lucia从家里打杂到画廊的专业经营全一手包办,所有的应对进退皆拿捏地恰到好处。

陈博士走过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正是Lucia后半生的最佳写照,他们俩依存与共、相互提携成长,也一起写就了一部海外华人的艺术发展史。 2008年,我辞去了耶鲁的教职,毅然投身亚洲艺术市场,当时是中国艺术市场最狂热的一年,多件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以超出500万美金的高价落槌。之后随着大量的流动资金注入艺术市场,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的观念逐渐形成,拍卖公司成了艺术品最主要的交易平台。同年,中国超英赶美,跃居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龙头。可喜的是,资金不虞匮乏,市场日愈活络;可忧的是,短线投机者众,艺术品成了一种炒作商品。许多年轻艺术家尚未踏出校门,便已被网罗上拍,只要成了市场追捧的对象,短期内价格不断飙涨,但在这个价格狂飙的年代,美学价值渐渐地被淡忘,艺评更沦为拉抬艺术家身价的帮凶,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家在市场上前仆后继、暴起暴落,有时连藏家都还搞不清楚状况,艺术家早已乏人问津。就在此时,陈博士以自创的「新意象派」手法,以奥运为题在北京办了个展,自此「新意象派」的绘画才正式在中国亮相。可惜的是,此种架构在深厚美学理论上的表现手法,并不受中国艺术市场的青睐。

当时整个中国市场弥漫着强烈的民族主义,甚至有人倡议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就不应以西方的美学标准来检视,中国挟市场的优势,更应要有自己的一套美学标准,如此闭门造车的美学观,无疑暴露了狭隘的文化视野,助长了以价格挂帅的市场,更阻断了国际各种艺术形式进入中国的机会。我学的是西洋美术史,从学者投身市场,一再强调艺术品的市场价格需以美学价值为依归,但在美学基础普遍薄弱的中国,高价作品成交的背后往往少不了人为的操作,品味的培养凌驾不了快速获利的诱惑,藏家基础薄弱,端靠资金面的运作来支撑市场,所以当陈博士的作品被推介到中国​​时,面临了种种困境,从理解、鉴赏、收藏到市场的铺垫,处处受阻。我不禁在想,像陈博士这样一个蜚声国际的大艺术家,他的作品广为欧美大藏家和知名美术馆购藏,他创作的理论完整、「新意象派」的表现手法更独树一帜,他的五次元文化观更把爱、和平与宽容的主题入画,获颁联合国「全球宽容奖」并荣任其「文化大使」,希望他能为全人类的和平透过艺术继续传播,他的理论学说更被收录在欧美数十几本美术史的教科书中,无疑都是对陈博士在艺术理论和实践上的肯定。

但一到中国,这些光环都消失了,作品的原意被扭曲,不时被冠上复制、拼凑、剪贴、了无新意的污名,这一切的指控无疑暴露了中国艺术圈的排外和对西方美学认知的不足。西方艺术家自文艺复兴以降,一直尝试在平面画布上营造空间感,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在西斯汀大教堂(Sistine Chapel)以圣经为主题的作品,鬼斧神工的透视技巧,营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空间感;到二十世纪,伟大的艺术家们仍然透过各种形式去探究画布上空间的问题,尤以50年代的色域画派(Color Field),试图在画布上寻找色块之间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有了空间是三维的概念,注入了时间,就是四维的境界,义大利艺术家卢齐欧‧封塔纳(Lucio Fontana)更将此概念衍生到他割破的画布上,割破的画布透出底层的画布,是一种视觉上的空间制造,但画布上的单彩却呈现了艺术家特定的时间记忆,有了时间,架上画作进到了四维的表现。陈博士是全世界少有拥有美术史博士学位且自创完整学术理论的画家,过去美术史里各大流派滥觞时的宣言(manifesto),一般都由文学家起草,再由艺术家呼应实践,但陈博士却一手包办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且对后现代的艺术流派多所启发。陈博士「新意象派」的表现手法,更将既有的时间和空间错置、虚拟、重组,制造出超越时空的新意象,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可以从马蒂斯画室的窗外看到了梵谷的归来、米勒的拾穗者正弯腰捡拾着纽约的垃圾、提香(Titian)笔下那位斜躺的维纳斯背后竟有三位日本武士睁大了眼睛凝视着这位艳丽肉感的裸女,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主题人物被解构后抽离了原意,再藉由重组赋予新意,但这种重组并非建构在随机上,而是一种刻意且巧妙的安排,就如视觉艺术符号学里所讨论的符号的破坏与再塑,破坏了原作的意符(signifer),重新创造了作品背后的意指(signified),因此那位斜躺的裸女不再是提香的维纳斯(signifier)​​,三位日本武士也跳出了浮世绘(signifier)​​,重新讲述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交融(signified),这种看似简单的错置与重组,却是一种极具高度的引申,作者必须有深厚的美术史底子才能引经据典,要能掌握符号的使用才能精准地解构和建构多层的语汇、要又有对时势的掌握力和严肃且不失风趣、谐谑的表现手法,他巧妙地融和「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通俗与崇高」,有相同美术史底子的人会为他的巧思赞叹,一般的观者也能单就作品中的机趣,以自身的文化经验重新诠释作品中的意涵。

黄文睿,现任美商摩帝富艺术集团(Motif Art Group)副总裁兼亚洲区总经理,于台湾成长,后赴美取得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艺术史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