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後梵谷專題畫廊

追求靈動的藝術人生

去年(2010)二月台北的商周出版(城邦讀書花園)意外地出版了我的傳記:「台灣少年世界夢」後不久,我辭掉了一些專訪和簽書會,提早結束我在台北紀念梵谷逝世120周年的「后梵谷系列展」就與內人侯幸君趕到上海準備迎接我藝術人生的另一挑戰:以「上海世博」為主題,在世博舉行的半年184天內完成100幅作品。那是我演繹出可與時代潮流及社會大活動接軌的「慶典系列」在「自由女神」、「巴黎鐵塔」、「后梵谷」、「戴妃」、「北京奧運」等系列後對75歲的「我」之自我挑戰。

我1936年出生,14歲時受梵谷感動,立志到巴黎當畫家。1963年考取法國政府獎學金後借了100塊美金就飛向巴黎,那永恆的藝術之都。梵谷是我的導師,他心中那股熱烈的神聖火焰如陽光普照,卻似星光神秘,是燃燒的靈魂在人生及大自然中永不停息的感受,發現、苦悶、學習、融合、追求、表現與奉獻。梵谷是我的起點,他帶我進入西洋藝術的宮殿與大河,進而擴大到東西文明的匯合、交融、交響與創新。我乃穿越時空整合各派各流各家各系的不同「美」之內容及表現,隨境所欲,依靈感而飛揚,借「意象」(icon,即文化形象)而「藝以載道」地抒懷,或「藝以敘事」地虛擬想象,而拓殖了「後現代」藝術的一個面向,成了電腦繪圖拼貼藝術的先驅。那是我在巴黎建立的「五次元世界文化觀」的理論在繪畫上的展現,而被冠之以「新意象派(Neo-Iconography)」,是我覺察到的當今全球化文化現象之指向:以「愛」為宗的全球新文藝復興之百家爭鳴的一聲啁啾,而萌芽了「為人類而藝術」的創作,產生了上述的「慶典系列」。我2001年榮任聯合國「寬容及和平文化大使」,啟動「為人類而藝術世界巡迴展」並於2010年完成了「上海世博百幅」系列而應邀展出於世博園區,為世博歷史159年來的唯一。

相對於一般所謂的「真、善、美」,五次元的文化觀提出「真、善、美、聖、愛」五個標準為這全球化新世紀的追求目標,而「聖」與「愛」則從梵谷的藝術本質中最容易感受到,那不僅是題材及表現形式與內容的問題,而是作品後面那令人感動的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及靈魂的熱切擾動。梵谷只有初中的學歷,卻以荷、英、法文寫信而留下七百多封感人的信函:他喜愛文學,繪畫之外,飽覽當時的荷、英、法小說名著,包括聖經和一些宗教書籍,他真正的學院繪畫修業合起來大約四個月,卻自我教育,多方吸收而成了一代大師。他37歲自殺,一生作畫也只不過10年的時間,卻共有2100多件作品產生,其中數百張傑作,而這些都在極其困苦孤獨的環境下產生的,他被當時代的人認為是異類甚至瘋子。天才就是天才,藝術家是天生的。梵谷那燃燒的靈魂如他畫中的絲杉般繚燃而上,如他畫中繁星間旋轉流動的光之波浪,仰望著探尋著無際無涯的太虛,「靈」與「愛」融入「真、善、美」的追求中。

爲了向梵谷致敬,我於1990年梵谷逝世一百周年紀念時以他的作品及生活為題材畫了100幅作品,是為「后梵谷系列」,在歐、亞、美展出,並可貴地被荷蘭藝文界安排到阿姆斯特丹與梵谷同步展出。世界梵谷權威,前荷蘭文化部長Jan Hulsker稱我為「梵谷的傳人(reborn Van Gogh)」,我受之有愧,我只不過是他的追隨者之一。一般認為貝多芬是「樂聖」,則梵谷是「畫聖」。他那把聖火永遠在引導世人前進。藝術是種奉獻,是燃燒自我照亮世人的事業,至於技巧、風格對於天生是藝術家的人是很快而自然形成的,且多來自自我教育。我慶幸自己能在人生旅途的啟程階段得到梵谷的啓發而從事藝術的追求也已超過一甲子了。我在巴黎建立了「五次元世界文化觀」及「新意象派」而於1975年到美國,並在歐、亞、美創作、展覽。「為人類而藝術」世界巡迴展帶我到中國大陸,分別於2008年及2010年創作並展出「北京奧運」系列及「上海世博百幅」。如今為響應國際間的「透過旅遊,促進世界和平」的運動,開始畫中國及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跡。

今年適逢台北的「國際花卉博覽會」慶祝民國百年,乃畫「花海」共襄盛舉,並得以在台北晶華酒店展出,乃同時祝賀其領軍全球麗晶(Regent)集團,勝出卓越的經營管理及服務,進而引進藝術,激勵時尚,弘揚「真、善、美、聖、愛」的21世紀人類新精神!

陳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