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科造訪梵高畫室

文生在阿爾魯的醫院
2 3 月, 2015
阿爾魯的鬱金香園
2 3 月, 2015

羅斯科造訪梵高畫室

62_ROTHKO USING VAN GOGHS STUDIO罗斯科造访梵高画室

羅斯科造訪梵高畫室

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在1947年以後到他逝世的1970年間的畫風使他與同時代的藝術家有所區分,甚至於跟60年代的色域畫家以及極限畫家的藝術也不盡相同。「我變成畫家乃因為我想把繪畫提升到像音樂及詩那激昂的水平」 羅斯科說。他是蘇俄到美國的移民,曾經在藝術學生聯盟裡習畫,不久成為超現實主義畫家,之後變成紐約派的一員,其中包括德‧庫寧、帕洛克,和葛特列伯(Gottlieb)。

羅斯科的藝術來自現代主義,卻帶有究竟絕對之羅曼蒂克精神。他的繪畫風格由寫實演化到超現實,進而到他獨特的抽象格。他的構圖呈現了簡化卻精緻,並能激發官能的彩色矩形之並列重疊,而在其重疊或分化之邊緣地帶產生了一種充滿感覺的光或氣氛。那是一種冥想空間,一種可感的虛無,一種稍縱即逝,卻光輝燦爛的精神空間—羅斯科的藝術閃爍著一種神秘的異光。

在「羅斯科造訪梵谷畫室」一作中,陳錦芳將劇情用特寫鏡頭的手法加以戲劇化。門窗緊閉而牆壁全黑,就像羅斯科為德克薩斯州之休士頓禮拜堂所畫的冥思用的黑暗畫布一般。在窗上模仿羅斯科風格的各種彩色矩形在線的投射下和諧或對比地低低互相呼應著。在窗右邊有梵谷的「聖‧馬麗海邊沙灘上的漁船」(1888)延伸到畫布之外。其下有三件衣服掛在勾上。窗子左邊,從鏡子的反射中我們找到羅斯科出現於超現實的紅色中在點香煙,表示藝術家在場的一種形象。鏡子下面有一盒一壺立於桌上,保持了畫面的平衡。所有這些東西都從漆黑的牆壁活生生地浮上來,像是空曠的虛無支撐了這些事物的存在。